情緒污名化,才是自殺的幫兇

      很不幸的,自殺議題又再次躍上社會版面,「憂鬱症」,「自殺」等字又再次成為熱門搜尋關鍵字,然後又會有許多醫師、心理師跳出來大聲疾呼,提早接受治療,或者如何預防自殺的方式等,似乎在這樣的議題出現時,一時之間心理健康又成為國人很重視的議題。
 
      然而這並不是身為心理師的我所樂見的。
 
      如何預防自殺當然重要,憂鬱症的治療當然也很重要,然而追根究底,還是與國人對負面情緒的面對與處理的態度有關、心理疾病的污名化的觀點有關。
 
       筆者也在社區心理中心接案,前來求助者,尤其是自殺未遂者,往往已經有長年就醫,甚至多次住、出院的紀錄,甚至輕生多次更不罕見。你可能會說,憂鬱症或心理疾病很難治療,然而身為一位心理師,我更想知道,無論是憂鬱或自殺行動背後的脈絡與經驗,所有的心理疾病都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,即使是公認基因影響性最大的疾病(如重鬱症、思覺失調症等),也仍與不利的環境因子有關,我們會發現許多自殺者,即使不一定經歷過不堪甚至受虐的童年,至少一定存在著關係上長年的受苦經驗,人生的長年挫折,甚或家庭功能的失能等等。但無論其經驗為何,往往我都能在他們身上聽到很類似的語言:
 
『我就是抗壓性太低』
 
『我就是太負面,太會鑽牛角尖』
 
『是我太不知足了,才不快樂』
 
       是否覺得非常的熟悉?
 
       我們的社會文化,似乎從小就更強調:陽光、勇敢、越挫越勇、抗壓性的重要性,想當然爾,漸漸的,真實的情緒只能一再被壓抑,久而久之,自己到底應該如何感覺,或許也不清楚了。
 
       其實,難過、挫折、失望、生氣、嫉妒等,這些都是很正常和自然的感覺,但卻常常很容易被冠上「罪名」:挫折被當作是懦弱的表現,嫉妒則被視為毒蛇腐蝕人心,甚或,即使是興奮快樂等歸類於正向的情緒,有時都容易被視為是太過「招搖」或影響學業的「問題」,殊不知,其實情緒沒有罪,有問題的,往往是「不能接受這些情緒的情緒」,反而會在內心成為毒,毒殺內在的生命力,創造力。為了面對處理這樣的痛苦,有些孩子,埋首於作所謂「對」的事,例如成為學霸,或成為聽話的好孩子,有些孩子,反動於結黨結派,吸毒暴力,無論是哪個方向,結果都是一樣的~離自己越來越遠,內心也越來越空洞,久而久之,憂鬱、暴怒、自傷、尋死念頭就漸漸出現,這些都是失去生命力,或者面臨內在極大痛苦的徵兆。
 
       若我們的社會與教育一直執著於「做對的事」,而非尊重與接受孩子真正的情緒與需要,那麼再完善的自殺防治網,也無法彌補一顆顆已經傷痕累累的心。
TOP